微短剧“河南牌”怎么打?这场创享会解锁破局新路径
发表日期:2025-07-14信息来源:省视听业协会
7月11日,河南省视听业协会微短剧创享会在郑州举办,来自广电机构、社会公司、大专院校等领域的近200位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微短剧行业创新与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在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百亿的当下,河南作为文化大省,正积极探寻在这一新兴赛道的发展机遇。凭借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河南微短剧产业蓬勃发展,微短剧制播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三,占全国约四成的产能。2024年,全省备案微短剧超5000部,其中557部作品共1465次跻身全国短剧热力榜。郑州也与西安、横店并称为“全国微短剧三大重镇”,彰显出河南在微短剧领域的强劲实力。
创享会现场,红果精品短剧运营负责人王雨彤以《立足“微短剧+”,推进短剧精品化发展》为题进行了精彩分享,深入揭秘红果短剧的爆款方法论。她表示,精品化短剧的创作要牢牢围绕 “真善美” 这一核心做文章,同时兼具节奏快、制作周期短、情节强刺激等鲜明特点,打造出制作精良且审美在线的优质内容,以满足观众日益提升的观赏需求。在谈及爆款短剧的选题方向时,她认为,突出地方特色是一条重要路径,创作者可充分挖掘河南的独特文化元素,让作品更具辨识度和吸引力。
分享结束后,抖音集团河南公司总经理马磊等业内代表围绕传统媒体短剧转型、创新变现路径、AI技术适应、中小创作者扶持计划、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微短剧基地建设、微短剧人才培养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鹤壁市广播电视台编导孙正普说,他们正在试水短剧市场,希望通过这一新兴形式更好地展示城市形象。河南艺术职业学院传媒学院教师赵心语表示,他们准备开设微短剧课程,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融媒体运营部副主任李萌则希望借助微短剧这一载体,打破传统文化作品的传播壁垒,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
此次创享会通过经验分享与互动研讨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为河南微短剧从业者突破内容同质化、变现单一等瓶颈提供了跨领域、多维度解决方案。未来,河南微短剧有望依托本土丰富的文化资源,整合各方优势,在全国市场占据更重要地位,持续讲好河南故事,传播好中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