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广播电视局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河南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1321087号提案回复意见
发表日期:2024-06-20信息来源:局办公室
民进河南省委会:
首先,衷心感谢贵委长期以来对全省广电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收到《关于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扩大中原文化影响力的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召开局党组会议安排部署办理工作,组织相关处室认真学习提案内容,聚焦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结合广电实际研究加强改进工作的举措。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局加强广电全媒体建设、促进中原文化对外传播情况
近年来,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总书记关于“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省委有关部署要求,带领全省广电行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多措并举加强广电全媒体建设,充分发挥广电视听内容优势、表达优势、传播优势,积极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为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建设文化强省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广电全媒体建设稳步推进。在全省实施《加快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指导各级统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视听新媒体建设广电全媒体,初步形成了台、网、端、号协调联动的广电全媒体传播格局。一是分类推进媒体融合。指导河南广播电视台整合资源优势深化媒体融合,倾力打造“大象新闻”App,做大做强IPTV平台,孵化培育了“交广领航”“都市频道”等一批粉丝破千万的大端大号,2023年成功创建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指导市级广播电视台因地制宜融合发展,配合省委宣传部推进安阳、鹤壁、许昌、驻马店4个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全省104个县级融媒体中心核发《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指导开展全媒体传播业务。2023年组织参加全国广电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典型案例、成长项目评选,入选3项,获提名2项,位列全国第一方阵,这是自2019年国家广电总局开展此项评选以来我省取得的最好成绩。二是着力打造新媒体矩阵。组织全省广电主流媒体所属242个新闻客户端、新媒体账号加入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积极向联盟推送我省融媒体宣传作品,努力讲好河南故事、传播好河南声音。《成语里的中国》《2023七夕奇妙游》等多次入选全国优秀作品榜单,先后9次入选全国“爆款”前十榜单、3次位列第一。三是科技赋能融合传播。深入实施全省广电技术迭代升级行动,挂牌建设省级广电科技创新实验室6家,探索5G、IPv6、AR\VR\MR、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信息技术在广电行业融合应用。支持省台建设“大象元”元宇宙平台,6月6日发布“大象元”AI创作和应用平台,指导郑州台打造“4K+5GLive”城市慢直播频道。积极探索推进智慧广电建设,“大象5G智慧文旅”等多个创新项目入选全国智慧广电网络新服务典型案例。河南广电“中国节日”系列文化节目融合应用“5G+AR+VR”等新技术,成功“复活”了“唐宫夜宴”“上元灯会”“洛神赋”“龙门金刚”“凤凰浴火”等经典场景和意象,形成破圈效应。
(二)视听精品创作生产卓有成效。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重要要求,按照“规划一批、创作一批、推出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不断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内容创作生产。一是努力打造优秀视听作品。统筹实施电视剧网络影视剧高质量发展、“记录新时代”纪录片创作传播、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网络视听精品创作传播“四项工程”,努力从中原历史文化、红色资源、新时代发展中淬炼选题、打造精品。援疆题材电视剧《花开时节》、红色题材电视剧《红旗渠》、乡村振兴题材电视剧《花开山乡》、援藏题材电视剧《雪莲花盛开的地方》先后在央视一套、八套黄金档播出,网络电影《天命玄女》《千鹤先生》在“爱优腾”三大平台热映,《太行传奇之红旗渠》《黄河传奇之山河祖国》《黄帝史诗之炎黄合》等动画片入选总局、总台重点项目,“中国节日”“中国节气”“中国发明”等系列文化类节目持续出圈出彩。二是抢占视听产业发展新风口。着眼网络微短剧的爆发式增长,支持郑州市发挥人力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便利、取景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大力发展微短剧产业,实现率先出圈,成为与西安、横店齐名的“全国短剧三大重地”,被业内称为“竖店”。深入实施“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储备《孔子游侠》《药弈》《“洛”花如有意》等优秀选题作品20余部,《八零喜事之肥妻大翻身》上线48小时充值突破1000万。三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去年省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研究“全省广电行业补短板、防风险、强阵地项目”,王凯省长指示“要做强广电视听产业”“打造特色文艺品牌,不断提升河南文化影响力”。我局认真落实省政府常务会议部署和王凯省长指示,主动对接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部门,在深入考察调研、借鉴先进经验、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牵头起草了《河南省支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目前正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待成熟完善后将尽快提请省政府研究。
(三)广电视听对外传播不断拓展。积极服务全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和“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塑造,不断拓展广电视听对外传播渠道,推动富有中原特色的优秀视听作品走出河南、走向世界。一是深入实施“视听中原”播映工程。通过积极参与总局译制资助项目、中外电视合拍项目、地域特色文化海外传播项目等交流合作项目,持续推动《梨园春》《华豫之门》《武林风》《老家的味道》等传统品牌节目“走出去”,推荐《“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国节气”系列节目》《舞千年》入选“全球发展视听共享”播映活动节目片单,在金砖国家、中亚五国、非洲、阿拉伯地区等“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展播推广。二是成功举办多个大型视听活动。长期以来,我省广电行业没有标志性的视听节展活动,推动行业发展、提升传播力影响力缺乏有效的平台载体。为填补这一空白,去年我局积极争取全国性世界性视听活动落地我省,联合国际国内行业组织、省直有关单位和地方政府,成功举办2023黄河流域视听合作发展大会、首届中国嵩山国际自然·人文纪录片大会、第十九届世界漫画大会和首届“小蝌蚪”动漫大赛。这些大型视听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我省广电跨区域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载体,在孵化视听项目、培育产业新的增长点、提升河南广电传播力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同时,通过“请进来”有效促进了中原文化“走出去”,有力带动了文旅、会展等相关行业发展。三是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对外传播。鼓励支持民营影视机构通过灵活的市场运作,推动优秀视听作品对外传播。比如民营纪录片公司华之杰,与海外机构合作推出的《盲猴》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这是我省纪录片在海外主流媒体播出规格最高的一部。2023年,该公司又通过国际化版权运作,成功推动《千古风流人物》在韩国播出。
二、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短板
近年来,全省广电行业在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扩大中原文化影响力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受传播格局深刻变革、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广电行业发展极为困难。对照反思提案指出的问题,我们感到自身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一些短板还比较突出。
一是广电视听内容生产缺乏扶持、亟待加强。据统计,近五年来(2019-2023),我省用于文艺精品创作奖励扶持的资金共约2.05亿,其中通过我局协调相关单位给予广电视听精品创作的扶持仅为500万元,占比2.4%,相比先进省份、周边省份有很大差距。这导致我省广电视听产业弱、产能低、产量少,精品十分匮乏,与河南文化大省、文艺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二是广电媒体融合步伐较慢、发展不平衡。一些广电从业人员熟悉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不愿跳出以往的“舒适圈”,缺乏互联网思维,受众意识不强,存在“先台后网”的工作惯性,制约了广电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省、市、县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还没有真正实现从“物理相加”到“化学相融”。
三是广电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在传播渠道上,主要是广电主流媒体在“打头阵”,缺乏多元主体参与,挖掘“外宣人脉”不够充分。在传播内容上,适应融合化、碎片化传播的优秀视听内容不够丰富,传播力、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是对新技术的研究应用相对滞后。追踪信息技术发展前沿不够紧,对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尚处在探索试点阶段,距离转化形成广电新质生产力还有很大差距。
三、加强改进工作的举措
针对存在的差距和短板,我们通过认真学习借鉴提案提出的对策建议,结合广电实际,研究谋划了以下加强改进工作的举措。下一步,我局将坚持渠道和内容双发力,深化科技赋能,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增强中原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一)深化媒体融合,健全完善广电视听传播体系
坚持融合化、智慧化发展方向,一手抓广电主流媒体,一手抓网络视听,加快全省广电媒体深度融合。同时,持续拓展传播渠道,构建传播力更强、覆盖面更广的广电视听传播矩阵。
一是打造新型广电主流媒体。加强规划,明确省、市、县各级广电媒体的定位和融合发展重点,建强广电新媒体平台。指导省台以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整合聚集频率频道等资源,做大做强“大象新闻”“交广领航”等自有新媒体平台;支持市、县广电媒体立足本地、因地制宜,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新闻和综合信息服务。深度参与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建设,加强全省广电新媒体资源与全国平台的对接,积极向联盟推送我省优秀视听作品,放大出彩河南舆论声量。
二是促进网络视听繁荣发展。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优化网络视听管理和服务,营造审慎包容、鼓励创新、公平竞争的良性发展环境。做好政策解读和业务指导,为设区的市、县级地方新闻单位核发《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做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换证工作,加强持证备案网络视听机构管理,加强与商业平台的沟通对接,支持民营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引导有实力的网络视听平台参与重大主题宣传、精品创作和对外传播等重点工作。积极抢占新阵地,面向公共电子屏和车载屏开展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扩大主流声音传播范围。
三是整合拓展外宣资源和渠道。主动“造船出海”,支持省台建设“大象国际传播中心”,重点建设Youtube(优兔)、Twitter(推特)、Facebook(脸书)、TikTok(抖音海外版)等海外新媒体账号。协调市、县广电媒体与省台对接联动,在渠道上共建共享,在内容上丰富特色化、多元化供给,力争把“大象国际传播中心”打造成广电“出海”的劲旅旗舰。积极“借船出海”,深度参与总局“丝路视听”等重点国传工程、商务部“千帆出海”行动计划,用足用好“视听中国”全球播映、“一带一路节目互播”等交流合作载体,大力推动我省优秀视听作品出口和海外播映。拓展外宣群体,用好媒体高层、影视企业精英、传媒学者、广电网红大V等“关键人脉”,引导他们在中外学术研讨、商业活动、民间交往中,润物细无声地讲好中国故事、河南故事;加强对外国在豫专家、留学生、工商界人士、跨国企业高管以及来豫游客等重点人群的宣传引导,把他们培养成我们的“宣传员”,通过他们向世界传播好河南声音。
(二)深耕内容建设,不断丰富广电视听内容供给
坚持内容为王,繁荣广电视听精品创作生产,提高融通中外的叙事能力,努力打造传播更多具有中国风、河南韵、符合不同受众兴趣的优秀视听作品。
一是抓好选题规划和重点项目。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等重大主题,文化传承、乡村振兴、都市生活等题材,不断从河南山河之美、人文之盛、气象之新中发掘灵感、淬炼选题,抓好重点项目创作制播。积极推进《窑变》《光武中兴》《同途》等电视剧、“黄河故事”“精神丰碑”系列动画片、“大美黄河”系列纪录片、《青年红军》《检察官与少年》等网络剧的创作生产,支持“中国节日”“中国节气”“中国发明”等品牌文化节目出新出彩,指导动画片《殷墟之甲骨文密码》、纪录片《一片甲骨惊天下》的创作生产,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持续实施“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加快布局我省网络微短剧新赛道,推动主流化、高品质、多元化发展。
二是打造精品对外传播内容。适应国际传播和融媒体传播特点,指导广电主流媒体加强海外平台账号运营,支持重点新闻客户端、视听网站开设“国际频道”“双语栏目”,策划打造形式多样、简洁明快、可听耐看的轻量化外宣产品。积极争取资金,推动电视剧《雪莲花盛开的地方》《花开时节》《红旗渠》,以及“黄河故事”“精神丰碑”系列动画片、“大美黄河”系列纪录片的多国语言译制,支持品牌文化节目海外传播,推出更多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中原特色、中原风格、中原气派的视听精品,加强面向国际受众的内容供给。
二是营造良好创作生产生态。着力“育龙头”,推动创作生产要素向省内潜力大、前景好的影视企业汇聚,集中力量培育本土行业领军企业。主动“请进来”,大力宣介我省丰富的创作资源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主动邀请对接中国网络视听协会、爱奇艺、北京新力量影视公司等来我省考察采风,吸引国内头部企业到我省设立子公司或与省内公司合作,推动优秀团队、优质项目落户我省。持续“优服务”,建立“一站式”电视剧类产业服务机制,对重点剧目实施一剧一策的动态服务保障,指定专人进行一对一指导、全流程跟进、上门服务,在内容审查、发证、扶持和奖励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支持条件成熟的项目尽快开机,协助做好重点剧目宣发工作,积极推动好作品进入好平台、好时段,播出好效果、获得好回报。
(三)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优化广电视听体验感
以科技创新全面赋能和引领全省广电行业转型发展,为受众提供高清化、沉浸式等多元化视听服务体验。
一是加快高清和超高清电视发展。认真落实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高清超高清电视发展的意见》,重点抓好鹤壁、濮阳、许昌、漯河、驻马店5市广播电视台12个频道高清化建设,力争年底前基本实现高清化,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台建设高清频道,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收视体验。今年总局将出台《加快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我局将高度重视,前瞻性布局新赛道,大力支持省台和郑州、安阳台等开办4K超高清电视频道,探索开办适应5G应用场景、满足多终端需求的5G电视频道,进一步增强视听服务功能。
二是加强新型广电网络建设。统筹有线、无线、卫星等广播电视网和IPTV等方式,优化传输布局,提升协同效应,加快建设技术先进、特色鲜明、安全可靠的新型广电网络。加快全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5G一体化发展,升级改造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高品质广电5G网络,加强广电互联网骨干网建设,提升业务承载能力。突出视听特色,用好用足广播电视内容资源,开展跨屏、跨网、跨终端的综合传播服务,建立健全用户服务标准,构建差异化特色业务体系,以优质服务促发展,有效遏制有线电视用户下滑势头,巩固宣传阵地。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加强省级广电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管理和作用发挥,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的广电科研项目,引导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和成果转化。提高各级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内容制播能力,构建适应全媒体内容制播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面向大屏小屏、户内户外,巩固核心视听业务,延伸拓展多元业务。大力支持省台拓展“大象元”元宇宙平台、“大象元”AI创作和应用平台建设,融合元宇宙、人工智能新技术,打造大型人文纪录片《大河上下》,升级《“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第三季》《“中国节气”系列节目第二季》,通过“文化+技术+艺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给观众带来更丰富的沉浸式体验。
(四)强化要素保障,让广电视听更好服务中原文化传播
体系化推进广电视听产业生态建设,从政策引导、产业规划、平台载体、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强要素保障,激发各类主体积极性,建强中原文化视听传播的主战场、主力军,进一步讲好新时代河南故事、传播好河南声音。
一是积极争取政策资金。积极争取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部门支持,在充分征求相关单位和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修改完善《河南省支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按程序提请省政府研究,力争尽快从省级层面出台,为全省广电视听精品创作生产提供有力扶持。
二是推动优势产业聚集发展。积极配合省委财经办开展微短剧产业调研工作,协调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支持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全国头部微短剧拍摄基地,打造以郑州为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微短剧产业基地,着力构建从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到衍生产业为一体的微短剧全产业链,推动我省微短剧产业抢占新风口、做大做优做强。
三是搭建视听交流合作的平台载体。总结去年成功举办多个大型视听活动的经验,不断开阔视野、创新形式、丰富内涵,继续办好第二届“小蝌蚪”动漫大赛,积极筹办第二届中国嵩山国际自然·人文纪录片大会。坚持国际化、差异化、特色化,努力打造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广电文艺品牌,让越来越多世界的目光和镜头,聚焦到黄帝故里、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殷墟甲骨文等我省独有中华文化IP上来,让中原文化“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不断增强传播力、影响力。
四是建强人才队伍。加强全省广电行业全媒体传播人才发展的战略谋划和布局,深入实施行业领军人才和青年创新人才“两个人才工程”,积极参加总局“两个人才工程”评选,努力培养拔尖人才。持续举办“广电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系列培训,突出创作人才、科技人才、全媒体运营人才等紧缺人才培养,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为推动中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再次感谢民进河南省委会对我局提出的宝贵意见!同时,恳请贵委一如既往关心广电工作,联合社会各界支持全省广电事业发展,让我们携手加强广电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扩大中原文化影响力,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汇聚浓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