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红色资源 “对标”时代精神
发表日期:2025-05-19信息来源:兰考县融媒体中心
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兰考县融媒体中心紧扣学习教育主题,综合运用虚拟现实传播技术,创新内容表达方式,推出了创意视频《对标》,把焦裕禄同志制定的“干部十不准”与“中央八项规定”串联起来,形成时空对话,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一脉相承。该报道于2025年5月14日在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兰考县融媒体中心等平台融合传播。
以“细节”见“初心”,深化主题内涵
《对标》开篇以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17日到河南兰考调研时对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说“我也是来学习的”这一细节为切入点,通过焦裕禄纪念园管理处副主任董亚娜讲述“中央在制定‘八项规定’时,曾受到‘十不准’的启发”,以此巧妙展开叙述。
60多年后,“干部十不准”和“中央八项规定”隔空映照。总书记到河南兰考调研时,要求我们学习焦裕禄,对标焦裕禄。在焦裕禄干部学院,总书记交了160元伙食费,视频中呈现的这张看似普通的票据,正是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生动体现。
AI场景重建,唤醒历史记忆
针对焦裕禄时代留存的老旧影像资料,结合历史文献,《对标》借助AI图像修复技术进行清晰度增强、色彩还原及场景重现。通过 AI 技术模拟出焦裕禄在兰考带领干群治理风沙、盐碱、内涝的场景,还原出焦裕禄强忍肝痛伏案工作顶出大窟窿的藤椅,共同绘制出焦裕禄走遍全县84个风口1600座沙丘,寻找治理“三害”的红色轨迹。
AI 技术与历史场景的结合,不仅增强了内容的视觉冲击力,而且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焦裕禄“拼上老命大干一场”的精神内核。
跨时空对话,创新表达方式
在《对标》中采用跨时空对话的叙事方式,将焦裕禄制定的“干部十不准”与“中央八项规定”相结合,讲述不同时期党对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将主讲人与焦裕禄经典语录相互补,体现出精神传承者对精神火种的躬身诠释;将看白戏的“补票”与160元“四菜一汤”的伙食费相呼应,反映出不同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坚守,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对标》紧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焦裕禄的故事为叙事支点,将历史镜像与现实对照紧密交织,解码八项规定所蕴含的“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等核心要义,让新时代党员干部在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中,深刻体悟“作风建设”的本质要求。